林岭(1963.7)男,安徽宿州人。教授,硕导。宁波大学“阳光教授”。
1981-1986安徽医科大学医学本科,临床医学专业学士
1988-1991华东师范大学运动生理学硕士
2003-2006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心理学博士。
1991-2002:安徽体育局工作,先后从事专职科研、领队、训练科长、及担任过安徽赛艇队女子公开级主教练等科训结合工作。
2002-2012年,一直在国家柔道队从事奥运攻关及科技服务保障工作,为2004、2008、2012三届奥运会国家柔道队科研团队负责人。
2006-2012,中国民航大学,主持飞行员体质与心理健康研究中心工作
2013-宁波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带头人,训练学研究所所长。
2018.5-至今,被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聘为国家越野滑雪队教练组长
主要研究方向:运动训练(专项力量)的生物学效应及优化设计、运动中枢疲劳、运动心理学、体育对健康的促进等。
主要学术成果
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,主编专著6部,参与2部。
主持完成国家体育总局奥运攻关课题12项,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3项,自然基金课题及教育部课题各1项,政府委托重大横向项目3项等。
2018年申请立项科研项目3项,1项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“科技冬奥”项目子课题一项“训练对越野滑雪运动员身体机能、专项能力的影响”;体育总局冬运中心政府委托重大横向1项“越野滑雪专项体能训练方法”,横向1项“越野滑雪运动员心理科技服务项目”1项。
主持完成的成果先后获得市级政府领导批示采纳成果及咨询报告12项。
获奖情况:
2004年获国家体育总局奥运科技攻关突出贡献奖;
2004年获北京体育大学奥运科技服务与科技攻关优秀奖;
2004年获国家体育总局奥运攻关课题三等奖;
2004年获国家级体育科技先进工作者;
2005年获得“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”
2008年获得科技部颁发的科技奥运先进集体(控降体重子课题负责人)
2009年获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“奥运科技攻关个人二等奖”一项;
2009年获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“奥运科技攻关项目二等奖”一项(获奖项目为“优秀柔道运动员心理能力与专项智能训练理论与方法研究”);
2009年获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“奥运科技攻关个人三等奖”一项等(获奖项目为“柔道运动员训练与比赛中常见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研究”);
2010年参与(子课题负责人)的科技部奥运专项课题(、控降体重)获体育总局科技成果二等奖
2010年参与的运动员心理疲劳课题(北体大主持,第二负责人)获体育总局科研成果三等奖等。
2013年获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“奥运科技攻关项目二等奖”一项(获奖项目为“柔道运动员战术能力训练理论与方法研究”);
2013年获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“奥运科技攻关突出贡献个人奖”
2018年被体育总局推荐为“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”1项。(2019年1月)